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中国的摄影“奥斯卡”

| |

发自: 网编:韩雪 | 时间: 2018-2-1 | 浏览: 2073

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中国的摄影“奥斯卡”

   开国上将亲自打call,联合国教科文奉为“座上宾”——让中国人长脸的摄影“奥斯卡”竟然是它!!

    当人类发明了胶片,摄影就开始成为一门艺术。任何一件事,参与的人多了就要搞比赛,说到国际有名的摄影比赛不得不提WPP(WORLD PRESS PHOTO)。它的全称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因为总部设在荷兰,所以中国人叫它荷赛

    
你见过的很多经典摄影作品都登上过荷赛的领奖台,它们由于高度纪实,有些甚至引发了全球性的舆论爆棚,比如2011年获奖的《被割鼻的阿富汗少女》,很快成为时代杂志的封面,继而引发了对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是否合理的国际争论,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阿富汗战争的走向。

    
如你所见,战争、纠纷、难以接受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正是WPP这项摄影大赛经久不衰的原因。与WPP不同另一个以记录和传播美好生活为主旨的比赛,以另一种方式吸引着全球摄影者。

    
它就是HPA(Humanity Photo Awards)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

    
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项全球性的民俗摄影比赛,最早叫做华赛,它的发起,竟和一位开国上将有关……

    
张爱萍,1910年生于四川达县。张将军少小离家,戎马一生,年轻候曾经当了铺盖去看偶像梅兰芳的演出,绝对的潮流青年,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开国上将还是一名优秀的摄影师。他创作了几百幅纪录新四军的摄影作品,不但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也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他在硝烟中为自己的恋人(后来的夫人)李又兰拍摄了写真集,成为红色将军侠骨柔肠的写照。他被誉为马背上的摄影家,只是他在摄影方面的才华几乎被他的战功和曾任国防部长的身份所湮没。


    1982
年,张将军在一次摄影研讨会上,结识了一位从上海教育学院辞职,孤身千里走单骑的年轻人其时这位叫沈澈的上海青年,已历时两年零一个月途经七省区,行程二万五千里,拍摄照片五千多幅,写了近 40万字的游记和见闻收集民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乐器等珍贵文物近百件。10年后的1993年,张爱萍将军看到国家快速发展,几千年来的传统生活方式、习俗、文化也正以同样的速度离开人们的视线。觉得应该做点什么,这时,他又想起了当年那个叫沈澈的青年。将军摄影家张爱萍在北京一个地下室里创办了中国民俗摄影协会(China Folklore Photographic Association) 英译名简称:CFPA

 

 

北京胡同里的CFPA(2002年会址)


    CFPA由国家文化部主管,它号召一切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以影像记录身边的文化,让后人能看到我们今天鲜活的生活。张爱萍任创会会长,沈澈任执行会长。青年沈澈在感恩张将军提携的同时也是不负重托,协会在他的打理下蒸蒸日上,一年后就从创会时的130人发展到了2000人。

    
不仅如此,他心中还有个宏大的构想:民俗记录不是哪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

    1997
年,沈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的中英文策划报告,1998年,经过四年筹备,沈澈正式启动了第1人类贡献奖年赛,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明确提出以摄影为手段以记录、传播、共享多元文化为目的的国际摄影赛事。

    
大赛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共计37个国家的1400余名摄影师参赛,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达尼埃尔·贾尼科特先生到访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并为首届HPA题词。1999年,国际和平文化年主席大卫阿达姆向CFPA颁发授权书,确认人类贡献奖年赛成为国际和平文化年项目。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致函协会支持第2人类贡献奖年赛,并授权CFPA成为可以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徽号的唯一中国机构。

 

 

    1998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达尼埃尔·贾尼科特先生到访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并为首届HPA题词 

 

    2004年,沈澈受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对话大使。


    2011年,沈澈会长和HPA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贡献奖。

    2014
年,沈澈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NGO全球联络委员会委员,并在2016年竞选中成功连任。

    
露来霜往,岁月如梭,当年马背上的将军,如今已长眠在山河之畔,而曾经的青年沈澈走过从上海到云南、再到巴黎的千山万水,如今站在又一个全新时代的窗口,开始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他的接班人

    
陈俊与沈澈邂逅在昆明翠湖边的一间小茶社,一小时狭路相逢的交流,让沈澈见到了一个激情洋溢却不乏深谋远虑的后生,宏观通达、细处洞察,是沈澈对陈俊的第一印象。初次见面的陈俊,侃侃而谈他对文化产业,对CFPA发展的理解。聊到深处,不禁让沈澈心潮澎湃,深感后生可畏,惜才之心油然而生,而陈俊也仰慕和敬佩沈澈的壮举,很想藉一己之力为CFPA特别是沈老,尽绵薄心意。

    
陈俊在外比较显著的两个身份是一德集团董事长、艾佳生活创始人,而事实上他早已与NGO“有染多年,除了经营地产、文旅之外,很多年前,他就作为创始会员,与众多知名企业家一道发起成立了中国公益环保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他还是中国赛艇俱乐部联盟常务副主席,也是中国最早的青年艺术赛事,新星星奖的幕后资助人。

    2017
1229-31日,CFPA6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昆明召开。这一次,陈俊为他的人生添加了新的备注和使命,这一次,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会员代表,代表6万余名CFPA的中国会员投出了庄严的选票。CFPA新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团诞生。


 


 

陈俊做履职发言,并向5代会沈澈会长颁发终身荣誉会长证书


    号召全世界每一位有责任心、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士端起相机,以专题系列摄影的手段:发掘、抢救各民族濒临消逝的民俗事象。真实、生动、深刻地记录当今世界各民族民俗事象的沿革与变迁。记录、传播、共享多元文化,加强人类交流和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世界民俗图库博物馆汇集全球文化的记录。

    20
年来,HPA成功地号召了全世界165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师参与了这一大型图片记录活动。记录、保存了涉及178个国家和地区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事象,为世界留存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多元文化资料库。

    
没错,在我们的印象里,我们一直以参加他国活动、获得他国奖项为荣,同时我们疯狂膜拜好莱坞、迪士尼、肯德基。没想到,我们也有一项自己的同胞发起的国际民俗摄影比赛,让全世界摄影师为之风靡,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同时,我们也希望它在第三代掌门人的手里,更加浓墨重彩,谱写新的华章!(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刘亚湖供稿供图
)

    
刘亚湖简介: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北京旅游摄影协会特邀理事、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会士。自八十年代初至今三十多年时间里伴随国家旅游局韩克华、刘毅、何光伟、邵琪伟、李金早五位局长用摄影图片记载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历程。去过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报道,跑遍祖国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名山大川。采访过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拍摄新闻、风光图片上百万张,近万张图片在各类报刊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和在国际旅游博览会上展出。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本文转载于中国摄影在线

Top